重磅!三孩支持措施来了,环京迎来人口红利时

摘 要

  振奋人心 三胎生育政策 带着配套措施来了 网络截图 国务院日前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


振奋人心

三胎生育政策

带着配套措施来了


网络截图

国务院日前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力求缓解群众生育的

后顾之忧推动建设


网络截图

1、支持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


网络截图

(1)建立健全支持政策和标准规范体系

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强化政策引导,通过完善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支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以市地级行政区为单位制定整体解决方案,建立工作机制,推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

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依法逐步实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发展智慧托育等新业态,培育托育服务、乳粉奶业、动画设计和制作等行业民族品牌。

(2)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服务

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推动建设一批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机构。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

鼓励国有企业等主体积极参与各级政府推动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居住社区婴幼儿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制定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支持隔代照料、家庭互助等照护模式。支持家政企业扩大育儿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

(3)加强综合监管

各类机构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并对婴幼儿安全和健康负主体责任。地方政府要承担监管责任,建立健全登记备案制度、信息公示制度、评估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建立机构关停等特殊情况应急处置机制。

2、推动照护费用纳入个税抵扣


网络截图

(1)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

严格落实产假、哺乳假等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父母育儿假试点,健全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继续做好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的保障,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减轻生育医疗费用负担。

(2)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

结合下一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研究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地方政府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当地住房保障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地方政府可以研究制定根据养育未成年子女负担情况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买房屋的优惠政策。

(3)确定有利于照顾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方式

将生育友好作为用人单位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的措施,依法协商确定有利于照顾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方式。适时对现行有关休假和工作时间的政策规定进行相应修改完善。

(4)要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

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

3、取消社会抚养费


网络截图

(1)依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

具体包括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考虑本地区人口发展形势、工作基础和政策实施风险,做好政策衔接,依法组织实施。

(2)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

取消社会抚养费,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对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矛盾较为突出的地区,加强宣传倡导,促进相关惠民政策与生育政策有效衔接,精准做好各项管理服务。

(3)建立健全人口服务体系

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服务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增强抚幼养老功能。落实生育登记制度,做好生育咨询指导。推进出生医学证明、儿童预防接种、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保卡申领等“出生一件事”联办。

(4)加强人口监测和形势研判

完善国家生命登记管理制度,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监测体系,密切监测生育形势和人口变动趋势。依托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等平台,实现教育、公安、民政、卫生健康、医保、社保等人口服务基础信息融合共享、动态更新。建立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健全人口预测预警制度。

4、开展孕育能力提升专项攻关


网络截图

(1)保障孕产妇和儿童健康

全面落实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等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实施妇幼健康保障工程,加快推进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强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能力及儿科建设,夯实县乡村三级基层网络,加快补齐生育相关公共服务短板。促进生殖健康服务融入妇女健康管理全过程。

加强儿童保健门诊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儿童青少年近视、营养不均衡、龋齿等风险因素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干预。做好儿童基本医疗保障工作。

(2)综合防治出生缺陷

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落实三级预防措施。加强相关知识普及和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强化婚前保健,推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强产前筛查和诊断,推动围孕期、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服务和多学科协作。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促进早筛早诊早治。做好出生缺陷患儿基本医疗和康复救助工作。

(3)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

强化规划引领,严格技术审批,建设供需平衡、布局合理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体系。加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监管,严格规范相关技术应用。开展孕育能力提升专项攻关,规范不孕不育诊治服务。

5、人口红利助力廊坊实现新发展


网络截图

(1)廊坊人口高速增长

近十年来,廊坊的人口一直保持高速稳定增长,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前些天,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北省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根据发布会中河北发布的公报,廊坊的人口数及变化、男女比例、年龄构成全都优势明显,发展势头强劲。

公报显示,廊坊人口增长河北最多: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河北省各地区中,人口增长最多的是廊坊,增加1105248人。

通过这次发布会上官宣的廊坊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过去十年,廊坊人口增幅居河北省第一,甚至超过了省会石家庄。10年人口增长高达110万!

(2)人口持续稳定增长助力城市发展

而廊坊人口的持续高速流入,加上国家三胎政策的加持必将推动人们购买力的持续稳定增长,让实体经济迎来一波发展热潮,成为这波楼市投资机会中的最大受益者。

廊坊北部新区更是尤为值得关注,廊坊市民服务中心投用后,将容纳5000名政府核心公职人员在此办公,周边15栋近30万㎡写字楼将吸引超过7.3万名白领在此办公。

该区域还将辐射5公里范围的20个高端社区,集聚超14.6万消费人群。518中国 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等大型会展及中超华夏幸福主场还都将为北部新区带来200万级的高端流动人口 这些都将催生巨大的商业需求。

(3)廊坊北部新区商业价值凸显

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以及新机场高速和机场北线高速等区域路网的完善,廊坊实现了与临空经济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便捷连通。

如果以新机场为圆心画圈的话,15km的圈内只有北部新区这一商务配套完备成熟的区域被新机场辐射,北部新区必将因此迎来更多大量的高端客流。

未来,廊坊北部新区将集行政、商业、文化、娱乐等多种城市功能于一体,是整个区域人气最旺、人群流动最频繁的地方,这一区域的商业繁荣更是显而易见。

三胎放开了

配套政策支持超级给力

你想要几个呢?


网络截图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